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应用开发 >windows 7/windows 8.1用户:Win10默认浏览器设置要用新招 正文

windows 7/windows 8.1用户:Win10默认浏览器设置要用新招

时间:2025-11-05 09:31:33 来源:网络整理编辑:应用开发

核心提示

在Win10中,默认浏览器修改已经不再像以前Windows 7/Windows 8.1那样容易,已经不能直接通过第三方浏览器设置直接修改,要用到新的“招数”, 用户需在“设置”中手动修改。假如尝试使用

在Win10中,用户用新默认浏览器修改已经不再像以前Windows 7/Windows 8.1那样容易,认浏已经不能直接通过第三方浏览器设置直接修改,览器要用到新的设置“招数”, 用户需在“设置”中手动修改。用户用新假如尝试使用第三方浏览器设置默认浏览器(Firefox除外),认浏就会出现如下提示,览器点击“确定”后,设置并不会帮助用户跳转到相应的用户用新“设置”界面。

这让火狐浏览器开发商Mozilla很是认浏不满,该公司CEO Chris Beard亲自给微软CEO纳德拉写公开信,览器要求微软改变这种“繁琐”设置。设置IT之家在测试中发现,用户用新目前 在火狐浏览器(测试版本为最新的免费源码下载认浏39.0正式版)中设置默认浏览器后,并不会弹出上述提示,览器而是自动打开“默认应用”设置窗口,其他浏览器还没有这种特殊待遇,即使谷歌Chrome团队给Edge浏览器团队送了“庆生蛋糕”也没用。而不久之前,Firefox和其他第三方浏览器“享有”同样的待遇。

实际上Windows10修改默认浏览器的操作方法并不难,具体步骤如下:

1、点击“开始”按钮,在“开始”菜单中选择“设置”

2、在“设置”中选择“系统”

3、在左侧菜单选择“默认应用”后,高防服务器在右侧找到“Web浏览器”就会看到当前默认浏览器(默认为Microsoft Edge)

4、点击当前默认浏览器,就会出现已经安装的浏览器菜单,点击你想设置为默认的浏览器(本文以谷歌Chrome浏览器为例)

5、此时“Web浏览器”显示的浏览器即为当前默认项

其实不光是默认浏览器的设置,在Win10中,各种默认程序的设置都要通过这一种方式进行。

玩转Win10,尽在IT之家Win10特别专题>>

下一篇:Webalizer是一款免费的应用程序,可用于分析网站服务器日志。这样一来,你就能更清楚地了解你的网站或服务器收到的流量大小。它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开源工具,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报告。这个工具的使用和安装很简单,cPanel之类的许多高级托管控制面板使用该工具,为用户提供流量方面的详细信息。功能特性这款工具的功能很强大,足以解析不同格式的访问日志。它还可以从压缩文件中获取信息,不需要先解压缩文件。你从命令行和图形化用户界面都可以使用该工具,以你觉得方便的方式来查看报告。它支持多种语言,开发团队正在努力添加支持另外许多语言的功能。它能够解析任何大小或复杂程度的日志文件。它同时支持IPV4和IPV6,还有原生的地理位置服务和DNS服务器软件。在Ubuntu上安装和配置WebalizerWebalizer需要Apache网站服务器软件安装在Linux系统上,因为它要读取和解析Apache错误日志,从而分析流量。假如Apache之前没有安装在你的系统上,你试图看一看webalizer是如何工作的,那么启动终端,运行下面这个命令,即可将Apache安装在你的Ubuntu上:复制代码代码如下:sudo /etc/init.d/apache2 start现在启动你的浏览器,装入http://localhost,核实http在正常运行,它应该会显示诸如此类的页面:Apache默认页面注意:默认情况下,Apache的文档根目录是/var/www/html/,所以你需要把脚本放在这个位置,那样Apache网站服务器就能提供这些脚本。由于Apache已安装在我们的Ubuntu系统上并运行起来,现在运行下面这个命令,安装webalizer。恭喜你,webalizer已安装完毕。现在我们需要配置它。配置webalizer你可能也注意到,在安装过程中,webalizer目录已经创建在/var/www/路径上,我们需要把它移到/var/www/html,那样Apache才能顺利该目录。在终端上运行下面这个命令来完成这项任务。复制代码代码如下:sudo gedit /etc/webalizer/webalizer.conf务必要确保Apache访问日志文件路径在该文件中正确无误(下列屏幕截图中高亮显示的部分)。假如路径这一项出错,就纠正路径,并保存文件。好了,我们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。测试Webalizer配置运行下面这个命令,核实webalizer已成功安装和配置。测试webalizer启动浏览器,装入http://localhost/webalizer/ URL。它应该会装入webalizer页面,并且附有系统当前HTTP活动的报告。可以执行webalizer –h得到所有命令行参数:复制代码代码如下:#!/bin/shrun=/usr/sbin/webalizer$run -F clf -p -n -t www.test.com-o /var/www/html/log /var/log/httpd/access_log说明:-F clf 指明我们的web日志格式为标准的一般日志文件格式(Common Logfile Format)-p 指定使用递增模式,这就是说每作一次分析后,webalizer会生产一个历史文件,这样下一次分析时就可以不分析已经处理过的部分。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转换我们的日志文件,而不用担心访问量太大时日志文件无限增大了。-n “ “ 指定服务器主机名为空,这样输出结果会美观一些。-o “www.test.com” 指定输出结果标题./var/log/httpd/access_log:指定日志文件然后在/etc/crontab中加入:01 1 * * * root /etc/rc.d/webalizer即每天凌晨1点执行该脚本。然后运行/etc/rc.d/init.d/crond reload重载入crond服务。结束语Webalizer是在微软Windows、Linux和Mac OS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工具,可用于分析系统上的Web活动。它是相当简单的工具,可以解析网站服务器日志,即便它受到数百万次的访问。这个工具的重要性对系统和网站管理员来说毋容置疑。